【本期文章导读】
时间能不能精确到秒
在现代社会的日常生活中,时间精确到秒已经足够了。我们从未发现有哪个民航机场会把班机起飞时间定在几时几分几秒点几几,也没看到有哪个学校会把学生上课、下学的时间作类似规定。即使是最新式的现代电子手表,它给出的时间也只到秒为止世界时间精确到毫秒。那么,科学家们为什么要把时间测得那样准,要精确到万分之一秒、百万分之一秒,甚至亿分之一秒呢难道他们真的是一些嗜奇的怪人
1、完全不是!
科学家最讲究效益科学家秒懂百科。如果生产实践和科学研究没有需要,他们绝对不会去耗费自己的精力,浪费光阴和社会财富。
2、一般说来,人的时间反应大约为十分之几秒,从反应时间到开始执行某种动作,大约要隔几秒钟一秒的科学定义。因此在日常生活中,人们对小于秒的时间,要求并不迫切。
但是,在生产活动和科学研究中,情况则完全不同。
3、最简单的例于是百米赛跑。在现代运动水平上,有时准确到十分之一秒还难决雌雄,必须准确到百分之一秒才能选出优胜者把时间精确到秒。
另一个例子是对于雷电的研究。雷电是大家熟悉的一种自然现象。在炎热的夏天,突然狂风大作,乌云翻滚,雷雨交加某科学的时间加速。撕破长空的闪电,震耳欲聋的雷声,往往摧毁房屋、桥梁,毁坏森林、堤坝,甚至带来人身伤亡事故。在过去,有些人常常把这种自然现象说成是雷公显灵、惩罚人间。后来,美国科学家富兰克林在一次雷雨中放出一个风筝,从云层中引出电火花,才打破了关于雷电的迷信传说。但是,在富兰克林之后的差不多两个世纪里,没有一个人真正知道闪电划过天空时究竟发生了一些什么事情。其原因就在于时间测量精度不高,人们难以分辨雷电发生的过程。现在我们知道,每次雷电都有一个“主雷区”,它发出沉闷的先导雷声,然后在云层中分叉、放电,划出闪光传向地面,每一过程所经历的时间都不到万分之一秒科学时一分钟。如果时间测量精确不到万分之一秒,人们就很难研究雷电的全过程,也不可能找到今天这样避免雷击的方法。
4、再如研究爆炸过程。开山劈路要炸药,保卫国家独立、安全要拥有各种武器,其中常规武器也要用炸药比秒更精确的时间单位。炸药的爆炸过程很快,甘油炸药或黄色炸药(TNT),其爆炸发生在百万分之一秒(微秒)的短时间里;现代鱼雷用一种高速炸药引爆,从引爆到爆炸只要20多个微秒。化学家和国防技术人员要试验和记录各种物质的爆炸速度,没有精确到百万分之一秒的时间测量,他们不仅不能找到有效的爆炸物质,而且有时连他们的生命也难以保全。
至于宇宙航行,它对时间的要求就更高。飞船或卫星的发射、人轨、制导、重返大气层、安全回收或着陆,每一过程都需要有精密的时间测量。从发射场、飞行控制中心,到回收监视区域,都需要有专门控制时间的系统——时间统一服务系统——给各个部位提供高精度的时间信号,以保证发射成功科学家眼中的时分秒。据说,美国发射的第二艘载人飞行的“水星”号飞船,在返回地面前,由于飞船姿态控制系统出了毛病,宇航员改用手动控制,这样使制动火箭的点火时间稍晚了一些,结果飞船就离开正常轨道20几度,偏离预定着陆点近枷千米,险些酿成危险某科学的时间加速。
5、比这更短的时间测量,发生在神奇的核物理学领域。物理学家发现,亚原子(比原子更小)微粒的运动速度接近光速,其寿命特别短,只有几亿分一秒。有位德国科学家说他发现了第109号新元素。这种新元素(尚未命名)的寿命只有亿分之一秒。可以设想,如果没有高精度的原子钟,人们便难以研究物质的微观变化特性,也不会有新元素的发现。
科学家们还预言,某些介子的寿命比这还短。这大概是人类近期内将要遇到的最短的时间测量。
一天等于多少时多少分多少秒
1、精确一天有23时54分4秒,也就是86164秒,一年有365天5时48分46秒,也就是秒
2、一天十天有23时56分4秒
3、地球自转一周所需要的时间为23时56分4秒,即为一天。但人工计时为24小时
时间用几时几分几秒表示什么
用结束的时间减去开始的时间。
例如:小明早上7:30从家出发,8:20到达学校,小明从家到学校一共用了多长时间?
如题所述,结束时间为8:20,开始时间为7:30,因此,可列式如下:
由算式可知,分钟位上的时间不够减,因此需要向前借一位,一小时等于60分钟,过程如下:
借位后可得公式如下:
因此,可得结果为,小明从家到学校一共花了50分钟。
时间的计算分为:
1、 计算时刻:统一计时法 采用尾+头的方式计算,表示方法:几时几分
2、计算时段:统一计时法 采用尾-头的方式计算,表示方法:几小时几分钟
表示方法不一样代表的结果不一样。
例如:
1、早上8:00经过20分钟后的时间,计算时刻时刻:8时20分
2、早上9:00到10:00经过多长时间:1小时00分钟
相信看完以上的内容,大家对于时间能不能精确到秒以及其他几个相关问题都有了比较全面且深刻的理解。如果大家还有不明白的地方,欢迎后台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