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期文章导读】
供品一般放什么
一、摆放个数:水果起码是三个,或者是六个、九个等等,千万别随意摆上一两个怎样摆放供品。而上供的盘子也应是三个,或者六个等等。比如可以一盘水果、一盘点心、一盘肉。但不能只放一盘就认为可以了。由于祀神属喜庆事,行事上理当双忌单,因此供品水果可用双数,忌用单数。
二、不能当供品的水果:
1、石榴
上供是为了表达自己的恭敬之心,很多人会选择水果、鲜花、酒水上供,那不能上供的水果有哪些,在民间有一种说法,石榴生长之前种子会进入污水道,人们认为不干净,因此不用石榴上供供品的摆放位置。
2、樱桃
樱桃也是一种不适合用来上供的水果,主要是因为樱桃果实小,但常采用种子播种法,以至于种子会接触到不干净的东西,而上供是神圣且严肃的,因此樱桃不能成为供品供品摆放几个。
3、梨子
在很多地方梨子不能用来供佛,是因为大家认为“梨”谐音“离”,会给人分离的感觉,含有不好的寓意,因此一般不用梨子供佛供品一般放什么。可使用苹果代替,有保平安之说。
4、李子
人们之所以觉得李子不能用来上供是因为李子与太上老君姓氏冲突,为了避讳,并且为了表示对神仙的尊敬,都会选择其他水果代替供品摆放位置图解。
一、供品的种类:
1、吃食:猪牛羊的肉,简单点的,一碗红烧肉也就行了供品一般放什么。从摆放格式上,一般是以按照三或三的倍数的数量关系摆放。
2、香烛:这个是供品中乃至整个祭祀供奉中最重要的;烧香的作用,请一款好的香很有必要,建议到无相铜炉请几盒祈福香,这香加入芳香草木物质,供养神明很好供品摆放位置图解。
二、供品选择禁忌:
1、忌用牛肉、狗肉祀神。
2、忌用鳗鱼、鳝鱼祀神。
3、忌用食用过的食物祀神。
4、忌用苦瓜、冬瓜祀神。
5、不用“空心”的水果祭祀。
祭奠供品有何讲究?
祭拜供品怎么处理
1. 祭拜供品怎么处理,祭祖先的时候自然是要祭品,主要希望祖先的庇佑自己的家庭,让家人平安顺利,但是祭品在祭祖完成后,都会怎么处理呢?下面我带大家简单了解一下祭拜供品怎么处理供品摆放多长时间。
祭拜供品怎么处理1
在诸多祭品中又以肉食为最,在古代肉食来得不易,往往是人们拼着性命得来的,正因为如此,肉食成为献给神灵的主要祭品,古代用于祭祀的肉食动物叫“牺牲”,指马、牛、羊、鸡、犬、猪等牲畜,后世称“六畜”,六畜中最常见的是牛、羊、猪三牲,作为祭品的食物除了“牺牲”外,还有五谷粮食,鲜嫩的果品蔬菜,另外酒也是祭祀神灵时不可或缺的供品如何摆放。
早期的祭祀没有固定的场所,随时随地均可,后来逐渐规范化,出现了固定的地点,主要有平地、坛,另外还有平坑、宫庙和坟场等供品摆放有什么讲究。
中国古代人们宇宙观中最基本的三要素就是天、地、人,所以人们祭祀的对象也主要是天神、地袛和人鬼。
2. 祭天过年供品有哪些?怎样摆放。古人认为天是世界万物的创造者,是万物之父,它控制着万物的生死祸福,甚至是人间的改朝换代,人们对它望而生畏,几千年来无论帝王将相或是平民百姓,无不信天、敬天、拜天,他们都已种种方式祭祀天神,祈求天神的保佑。
祭天是国家的'第一大礼,也是王室的特权,所以祭天已成为一种必备的政治仪式,历代帝王都非常重视;明代永乐年间在北京的南部专门建立了天坛来祭祀天神,清朝也沿袭了汉族的祭祀礼仪,在皇帝登基、册立太子、册立皇后、皇帝出征、重大节日时,都会去天坛祭天供品摆放几个。
祭地。古代祭祀最终是没有地神与天神的区别的,自秦汉经隋唐至明清祭天与祭地是同时进行的,祭地之前三天,皇帝要提前斋戒,致祭当天,祭坛各方位摆放各方神位,地上的神灵很多,人们要祭祀的对象也很多,有些神灵在人们心目中并不占特别重要的地位,但它们与人们的日常生活、生产息息相关一般怎么摆供品。
祭祖供品如何摆放。古代人们尊崇的鬼神特别多,但对祖先的崇拜尤为突出,在各个家庭中祭祖已成为人们不可或缺的行为,已经形成了一种传统,祭祀祖先已成为各种祭祀中最重要的一种,历经千年而不衰。
还有对圣贤的祭祀,对于人界神灵的祭祀,除了祭祀祖先之外,还有祭圣贤的礼仪,如对黄帝、炎帝、孔子和关公的祭祀,另外还有各行各业的行业神,比如鬼谷子、鲁班等等。
3. 古代祭祀完毕后,大量的祭品是如何处理的呢?大概有:燔烧、灌注、埋、沉没、悬或投等等。
燔烧是祭天时使用,古代祭天时都会在仪式上杀牛和杀羊以作牺牲的事情,祭祀完成后将这些祭品架在柴火上烧掉,燔祭时烟气升腾,直达高空,轻易被天神接受。
灌注是祭地神时使用,就是把用来祭祀地神的血和酒灌注于地,血、酒很快就渗透到地下,人们以为这样就可以直达地神。
埋,就是挖坑将祭品埋没,祭山神和地神时使用,除将血、酒灌注于地,其他祭品则要挖坑掩埋,只有将祭品埋于地下,地神才会知道人们正在祭祀它,才会接受祭品。
悬和投是祭山神时使用,悬就是将祭品挂起来,投就是将祭奠用的壁和玉投掷远去。
4. 当然了这样的做法就比较浪费了,古代的肉食来得也是很不容易的,好多人根本就吃不到肉,因此在那个时候,祭祀完毕后,这些祭肉一般不过夜都要吃掉。
在夏、商、周那个时期,祭祀完毕,凡是参加祭祀的人们,都要用祭品做佳肴,举行宴会,进行饮酒,加班加点地把这些祭品人为消化掉,但朝廷的祭祀,祭祀的都是朝中的先公,朝廷的祖先,朝廷的宗庙,这样的祭祀不仅隆重,而且祭品也相当丰富,参加祭祀的群臣和诸侯在祭祀完毕后,要举行宴会,但那么多的祭肉,仅靠一顿酒宴是吃不完的,这些剩下的祭肉如果三天之内,哪怕顿顿举行宴会仍然吃不了的,就不再吃,只能把它扔掉。
可见古代也相当讲究饮食卫生,对变质的食品,过期的食品,宁愿作废也不再食用,这就是古代对祭品的处理。
注重恭敬虔诚是中华民族传统祭祀文化的特征之一,面对神灵一定要发自内心地恭敬,祭神时要相信神灵的存在,内心如若不相信神灵的存在,就无法与神灵沟通,如此祭祀就没有什么意义了,所以祭祀的原则是“敬享”、“贵诚”贵在态度的诚敬,而不在于祭品的丰俭。
祭拜供品怎么处理2
5. 但是在一些散坟区内的祭品,常常会被无人收拾的拾荒者收走,在其他一些墓园也会有大致的情况发生。为了清理这些东西,有时候甚至会整理出数顿的祭品,除过摆放在墓前的鲜花、食品、冥币等,还会在道路中间遇到扫墓者丢弃的各种生活垃圾等。另外还会在公墓处遇到一些或者拾荒者打扮或者穿戴整齐的人捡走。
根据相关专家指出,中国殡葬习俗记载,祭祀用品一般不宜摆荤菜,应以素食为主,常用的供品有鲜花、瓜果、甜品等。祭祀后供品带回家分食,传统上有延年去灾、护墓望族之说。为现代人常常把这些东西遗留在原地,以为这样可以供奉先人,其实这是非常不可取的。
上坟摆供品的禁忌
上坟的供品选择虽然没那么多的讲究,但却也不得不避开一些雷区,比如在传统习俗中,上坟的供品不可以有任何的肉类、荤腥食物等,包括鱼、虾、牛肉等,都是不可以作用供品来拜祭自己的先人的。一般来说选择一些素食为主,适当的选择一些水果、干果、饼干、点心就可以了,或是选择一些先人生前比较喜欢吃的一些食物,更加显示自己独特的孝心,先人也会更加高兴。另外我们都知道供品只是用来拜祭先人,先人是吃不到的。虽如此,但我们在给先人挑选供品时,也必须要精心挑选,切勿马马虎虎,随便买些东西来充数,如此是不尊重先人的行为,会惹先人不高兴。
对于供品一般放什么的问题,以上都有详细的解答和解释,可能内容有点多,大家要耐心看完,希望对各位有所帮助。